翱翔计划
线上教育我发现 |云端答辩挥方逑 翱翔培养育英才
时间:2020-05-29 21:07:46 作者:fangli
2020年4月25日上午,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翱翔计划”物理与地球科学领域培养基地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第十二批翱翔学员结题答辩会以线上答辩的方式顺利举行。
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金萍老师主持,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清洁车辆实验室主任张幽彤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智能信息技术实验室博士生导师刘峡壁、北京理工大学光电成像与信息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王霞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张婷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电信息与颜色工程研究所常军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运动驱动与控制实验室马立玲和赵江波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室张佳老师担任评审专家。理工附中特色发展中心王雱主任、基地校指导老师马晓欣、李坤、齐利娟等在线参加了此次活动。第十二批学员进行了结题答辩,第十三批学员全程旁听了此次答辩会。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张毅主任特别关注此次汇报,全程聆听了答辩,徐健、郭娜老师也一同参会。
陈妍曲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高二
本项目利用图像特征提取和图像识别关键技术,实现水果识别与称重两个功能合二为一。系统在有效减轻工作人员压力的同时,能够很好解决疫情期间不宜人员聚集的问题,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及推广意义。陈妍曲同学感慨:“从python和opencv的使用,从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的专业知识到论文撰写,都为我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大学选择专业提供了方向。无论是夏令营冬令营,还是参观实验室、讲座,这些既拓宽了我的眼界,又丰富了我的知识,是我高中最为珍贵的一段回忆。”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周润华 高二
脉搏和心率的监测对于人体生理和情绪状态尤为重要,《无线可穿戴脉搏波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采用光电容积法进行测量,通过 Pulsesensor 传感器采集脉搏数据,验证了从耳垂处获取脉搏数据的可行性,并利用开源滤波算法处理数据。周润华同学通过组装、焊接、编程,制作出了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的无线可穿戴脉搏测量装置。他在论文中提到:“感谢翱翔计划给我提供了拓宽视野、动手实践的宝贵机会,研究让我有了持续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北京市日坛中学 刘天予 高二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的呼吸暂停会导致患者猝死。而常规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口型纠正器、手术等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研究表明,采用侧卧位睡姿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打鼾。本项目旨在设计以一种打鼾的自动干预装置,刺激患者翻身,使患者达到侧卧位睡姿,从而减缓打鼾。“不断改进、不断优化,希望我的研究能够真正帮助到那些人!”这是刘天予同学常常津津乐道的。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张逸嘉 高二
目前超市、车站、学校、社区等多个场景安装了大量储物柜,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其使用方式单一,不够人性化。本课题利用人脸图像识别和处理技术,设计了一款使用人脸信息作为使用凭证的智能储物柜,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实现自动获取用户的年龄和身高信息,并为其分配合适位置储物柜的功能,期望这一功能能给老年人和幼童等提供切实帮助。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王亦寒 高二
雾霾天气的情况下,空气污染较强,能见度低,拍摄的车牌会模糊不清,从而影响到车牌的有效识别。本课题从车牌识别以及图像去雾两方面入手,使用 PyCharm 和 OpenCV 等开发平台,实现雾霾天气下车牌拍照的图像处理问题。可以看出,除个别字或图像色彩的处理上有误差存在以外,总体效果较好。王亦寒在答辩中说:“项目研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提升了自学能力,在研究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学习。”
北京育才学校 邢雅妮 高二
为进一步满足人们对智能家居的需求,本课题研究一款智能控制窗帘,通过光敏传感器采集室外光线,根据光线强弱驱动电机将窗帘打开或关闭。由于疫情的原因,针对实验材料及实验环境均在大学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在导师的指导下邢雅妮将研究重点放在软件设计与优化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伍家乐 高二
伍家乐同学的平面镜组光学隐身是通过Zemax软件模拟,在对原本平面镜组的光学隐身系统进行优化后,扩大系统的视场角,让观众可以正常体验观看到背景的范围,以此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
本次答辩活动中,各位专家均对学生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以及答辩提出了建议,第十二批学员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论文,积极准备翱翔科学论坛。第十三批学员通过观摩学长答辩,了解了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流程,为即将开始的翱翔计划打下了基础。
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张毅主任高度肯定了疫情期间北京理工附中团队在支持学员宅家探究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感谢各位专家悉心的指导和非常中肯的建议。今天七位学员准备充分,表现很精彩,希望学员们认真思考专家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建议,不断完善课题,同时抓住这个特殊的宅家探究契机,潜心思考自己的研究。
图片:金萍
文字: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