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是: 首页> 轮播图

轮播图

实践科学 探索真知—理工附中少年科学院2019全员大会纪实

时间:2019-06-12 01:28:01 作者:管理员

前言:在我校“秉持发现教育,成就每位学生”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本着“让学生自我发现”的原则,我校少年科学院第二次组织了以全员外出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2019年度少科院全员大会——少科院十个研究所共计一百余位学员在研究所导师们的带领下,于2019519日共赴大兴区南海子麋鹿苑自然保护区,开启了一场关于生态环境学、植物学、化学的小课题学习和实践活动。

 

 

第一站:参观麋鹿博物馆

 

清晨八点半左右,我们抵达南海子麋鹿苑,伴随着小雨同学们走进苑区。南海子麋鹿苑是我国第一座以散养方式为主的麋鹿自然保护区,并引进了豚鹿、梅花鹿、白唇鹿、马鹿、水鹿、鹿和狍等鹿科动物,使麋鹿苑逐步成为一个鹿科动物的研究地和博物馆。因此,在麋鹿博物馆中了解关于鹿类的基本知识是我们此行的第一个任务。

来到博物馆,我们了解到世界鹿类的分布及起源发展、鹿的身体结构及其功能,以及麋鹿在中国本土的发展史。在导览员的引导下,同学们认真学习,纷纷拍照留念。该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学习到了鹿的生物知识,更体会到了悠久的中华鹿文化。

 









 
 

第二站:与麋鹿的亲密接触

 

参观完博物馆后,我们坐上了科普电瓶车,来到了麋鹿保护核心区,更近距离的观察麋鹿的行为及其生活环境。大家把观察到的麋鹿的外形特征,栖息环境特点等都仔细地记录在了学习手册中。

之后我们参观了灭绝动物碑,世界上有很多野生动物随着人们对野生环境的破坏污染使其慢慢消逝了,还有很多濒临灭绝的小动物需要我们去保护。

接下来,我们来到小动物园,近距离接触可爱的小鹿,给小鹿喂食。这一切都让我们发现生命的精彩,领略自然的奇妙,更由衷地意识到,这些与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小动物们需要我们的关注和保护。

 



 

第三站:表彰活动

 

中午,全体学员和老师们参加了全员大会表彰活动。在过去一年中,少科院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努力,大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干部和不懈致力于专业发展的优秀学员进行了表彰。

少科院创新所所长李依霖和机器人所常委刘若琳主持了本次表彰活动,特色发展中心主任王雱为获奖干部和学员们颁奖。希望同学们能在少科院这个大家庭中不断收获知识、追逐梦想、超越自我,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优秀干部名单

 

 

优秀学员名单

 

 

第四站:科学博物园课题探究活动

 

午饭过后,为提升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下午我们开展了小课题研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同的科学小课题进行探究。

 







 

“植物群落结构分析”,目的是让同学们了解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性,学习植物群落结构组成与结构测定的基本方法,通过植物密度、高度、盖度的测定确定其地位,通过观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探究植物群落结构并分析其与生态因子的作用。

“关于几种植物酸碱指示剂的学习与调研” ,目的是让同学们观察黑枸杞茶、紫苞菜和植物叶片在不同酸碱度下的颜色变化,掌握酸碱指示剂原理;学会分析一般绿色植物是否具有和黑枸杞、紫苞菜等同样的特性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学会整理观测数据和资料,分析酸碱度对指示剂的影响,探讨不同茶水的“变色”是否一定不适宜饮用。

 

 

这些课题研究不仅考察了同学们对生物、化学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是同学们实验动手能力和团队分工协作能力的比拼。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跃跃欲试,精益求精,运用平时学到的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配合融洽,各抒己见。从选题、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到结果分析及讨论,大家像个真正的科学家那样严谨、投入地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题研究结束后,每个小组的同学除了认真填写研习手册之外,还要将自己的成果以海报的形式展现出来。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学习到很多。

 










 

坐上返程的大巴车,本次麋鹿苑综合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前期的组织凝聚了少科院负责老师和干部的心血,后期的顺利开展更依靠每一位同学的配合。在这里,我们进行科普参观,与小鹿进行零距离亲密接触,实地考察保护区内的生态、土壤和植被,开展小课题研究……每个同学都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收获了成长。

        在此还要特别感谢少科院的各位指导老师,为本次活动做了很多前期准备,还利用自己的休息日陪伴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感谢有你们一路同行!